UGC和PGC誰才是影片發展趨勢的主要關鍵?
影片作為新型的網路產品,在跨螢幕網路的爆發式增長下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和喜愛。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只有內容質量足夠高,才能吸引用戶帶來流量。
關於什麽是UGC和PGC,Google是這樣解釋的:UGC是指用戶原創內容,是伴隨著以提倡個性化為主要特點的Web2.0概念而興起的。它並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業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網路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PGC是網路術語,指專業生產內容(影片網站)、專家生產內容。用來泛指內容個性化、視角多元化、傳播民主化、社會關係虛擬化。
OK簡單一點講,無非就是一個專業一個業餘。雖然可以這麽認為,但是UGC和PGC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UGC和PGC有什麽區別?
- 內容質量是關鍵
UGC的制作門檻較低,對於技術方面要求不高,所以深受“草根用戶”們的喜愛,但是內容大多同質化比較嚴重,時間長了用戶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PGC無論是拍攝技術、內容、創意還是素材方面來看,都是十分“精致”的,當下網路發展如此之快嗎,人們對於影片的內容質量自然要求也越變越高。
- 粉絲流量是基礎
UGC雖說不擔心流量,畢竟它是吸引流量的“大戶”但是由於內容上容易出現“粗制濫造”,用戶觀看量會減少導致大部分用戶流失。
相反,PGC在現今的網絡環境十分吃香。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制作精良又有趣的內容,雖說技術要求高但是只要做出來的內容有意思就足夠了,所以網絡上也湧現出了大批的優質PGC專業的制作團隊。
那麽,在影片行業的“混戰”之中,又該如何抉擇?
影片應用最早是依靠UGC這個模式發展起來的,吸引了大批的用戶帶來流量,但是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的需求增高,UGC模式開始逐漸走“下坡路”,畢竟對於一些內容和質量上可看性較差的影片內容,即使一開始可以吸引到用戶和流量,但這些用戶和流量最終也不會停留太久。
於是就出現了PGC的模式,相比起UGC它確實在各方面都很優秀。因為冠上“專業”兩個字,一聽就很讓人感興趣。就像知名網紅阿滴英語,之前是在教英語,現在多了很多變化。確實吸引了不少的粉絲觀看,但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啊,人們也會漸漸覺得不就是看人吃東西有什麽意思啊。所以在後來,很多網紅就開始轉型向PGC模式發展,有了精良的制作團隊開始給她規劃,不再局限於在自己家里吃東西而是開始走向全國各地的名吃小吃,去發掘那些大家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無論是UGC還是PGC都各有千秋,只不過他們的受眾群體和發展方向不同。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確實是PGC更加有優勢,但是UGC帶來流量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在影片發展的過程中,其實不妨兩種模式相互結合,取長補短。網路時代的進步促進了人們的需求,所以跟隨時代的腳步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