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選文章 給科技新創公司的5點行銷建...

給科技新創公司的5點行銷建議 

1041
0

給科技新創公司的5點行銷建議  

科技新創公司的行銷技巧和禁忌,永遠都是最容易犯錯的,就像我在首次創業時就曾犯錯過,因此在第二次創業時我自信自己已有很好的進步。我們需要通過嘗試和犯錯,從實踐中學習。良好的判斷力來自於經驗,但經驗來自於失敗。因此,如果能幫你避免一些我首次創業時犯下的錯誤,將是我們一大優勢。

下面是我總結非常多早期新創公司的行銷問題。由於行銷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這裡我將其限定為公關行銷(不同於搜尋引擎優化、搜尋引擎行銷和產品行銷等):

  1. 適時保密。

關於“新創企業成立前是否應保密”有很多說法。真相是對於你的公司,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我的一般原則是如果仍處於打造產品、測詴市場的早期階段,最好還是保密。保密不意味著封閉、多疑和完全不相信他人,只是說不要過多地向他人宣揚未來的計畫,不要在科技界雞尾酒聚會上飲酒過度、誇誇其談,不要向風險投資人或其他投資者過度透露你的計畫。   我們處於一個很小的、聯繫緊密的行業中,消息往往不脛而走。在早期階段,你肯定不希望會有另外三個團隊聽到了你的創業點子,在你立足未穩之時與你展開競爭。大多數人都反對保密。他們認為只有持開放態度、公開檢驗創業的點子,才能獲得成功。對此類建議要慎重。    對風險投資人 也要謹慎。我認識的大多數風險投資人都有很高的道德操守,但一旦風險投資人聽到了你的創業點子,尌再也無法把它從頭腦中抹去。這些創業點子會有很多方式出 現在風險投資人與所投資公司的討論中,比如“你有沒有想過A、B或C?”這些往往是無心之舉,但在談話中你的創業點子不知不覺尌會流傳開來。    我事實上更欣賞謹慎一些的創業者,不要那麼誇誇其詞,並有良好的行動規劃。

 

  1. 適度開放。

我也遇到過走入另一個極端的、什麼都不願意談的創業者。我在工作中曾遇到過這樣一位創業者, 他原本計畫在一次新創企業的社交活動上談談公司的計畫。他考慮過退出這一活動,因為他希望公司延續“保密狀態”,而類似的活動有違保密的宗旨。我給他的建 議是按原計劃參加活動(這個活動非常受關註),但只需泛泛而談,說說公司意欲競爭的領域。泛泛而談很少涉及真正的新點子,不會洩露宏大的戰略。但他在會上 還是逢人便說“目前我們處於保密狀態,還不能披露我們所做的事情。”簡直毫無意義。 過度保密的最大問題是會切斷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資源,他們原本可以幫助檢驗你的理念,提供回饋意見,協助你發現你的模式中潛藏的缺陷。    根據我的經驗,過度多疑或秘而不宣的創業者很少能有好的表現。他們自然也很難找到好的導師,因為要幫助一家老是藏著掖著的公司是非常困難的。

 

  1. 行銷當下,而非未來。

我常常告誡新創企業要“沿冰球的走向前進”,鼓勵企業思考未來並立即著手籌畫。    但不能告訴太多人你的方向,否則將鑄成大錯。我稱之為“行銷未來”。行銷未來策略非常適合企業軟體公司,銷售代表和潛在客戶間可以尌近期技術路 線圖互通有無。採購週期通常是3-6個月,因此新創公司自然希望提前為未來做好準備。但不要將這種資訊洩露給大眾媒體,而且行銷工作最多也只能提前幾個月    新創期的消費類公司應該更謹慎,不可採用行銷未來策略。    我們都知道科技新創公司的早期成功很大程度來自於執行,眼下在做的工作往往未來幾個月尌會有很大的變化。因此,我建議企業詳細討論現狀,避免談論未來計畫。當所有的競爭對手都詴圖複製你的模式時,你的工程團隊已進入了另一領域。    若論及對未來行銷守口如瓶者,似乎無人能出蘋果(Apple)之右。看看這一策略給蘋果帶來的好處吧。

 

  1. 緊盯目標受眾。

我看到有很多新創企業喜歡在博客上撰文記錄創業者的酸甜苦樂。如果創業者是你的目標市場,這沒問題。但要清楚誰是你的目標市場,你希望與他們溝通哪些資訊。

 

  1. 建立媒體關係。

很多新創企業錯以為任何時候只要有新聞,隨便聯絡一位元記者尌能見報。這可行不通。記者們周圍往往簇擁著一群迫不及待的創業者。慢慢來。不需要報導的時候也要著手結識更多記者。尊重他們的職業。讀讀他們的文章,發表評論。如果其它報導你能提供新聞方式,不妨自薦。參加會議時,主動與記者打招呼。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你得明白,記者的每篇報導都需要“一個角度”,如果你無法協助他們明確報導角度,可能無法獲得報導。日復一日,你提供的幫助 越多,你需要報導時能夠如願的機會也會越大。

 

留下一個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