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品牌行銷版圖離不開Martech
對於今天的行銷者來說,技術觸及到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從存儲客戶數據的CRM到支持我們大膽創意的設計軟體。事實上,通過Martech我們能與客戶建立更個性化、更深刻的關系,隨著技術工具的增加和策略的形成,這一方法已從試驗性轉變為基礎性。
如果你思考下,就會發現技術和策略之間變得幾乎已經沒有分別,你甚至可以說Martech就是行銷。
過去十年里,行銷者將技術運用得如此之多,以至於成了我們的第二特徵。雖然每個機構不一樣,但Martech在行銷運作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從動態的數字化執行到傳統campaign的管理,Martech始終是行銷領域的中心。
我們圍繞工具發展策略
行銷團隊招募擁有特定平臺經驗的專家以保證首選Martech的兼容性。這一工作通常要求申請者至少有幾年特定軟體的使用經驗,很多還要求有認證。
那些影響策略制定的重要因素中,行銷技術的重要性僅次於數據分析。我們使用的Martech可能是制定跨渠道行銷策略時最關鍵的部分;我們用它確定策略,共享、編譯和執行內容,並分析結果最終影響未來的campaign。
其他部門同樣在使用含Martech的軟體;例如銷售團隊能在眾多結合行銷技術的工具中選擇CRM軟體和呼叫分析,以尋求數據導向的洞察。不僅僅只是行銷團隊需要和技術同步,其他團隊的策略同樣圍繞技術建立。
Martech支持線上和線下的執行
當許多人聽到Martech時,他們可能想到的是嚴格的數字化執行——社群、email、付費搜索——而不會聯想到品牌的線下活動。而自動化行銷軟體恰巧是一個例子,證明Martech可以將線下接觸點納入到更大的策略型campaign中——比如直郵行銷。行銷者可用多點歸因解決方案探尋數字廣告和campaign的真實流量和銷量。雖然消費者偏向數字化的思維模式,但我們的行銷也是如此。
通話分析等新的監測解決方案將傳統線下接觸點納入到線上視圖里,通過整合通話數據和消費者數據,讓銷售和行銷部門更好地洞察客戶。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行銷資產審批,通常都是使用為行銷者設計的項目管理系統進行。與代理公司合作的品牌會使用Martech來分享行銷開支、管理campaign以及就策略進行合作;Martech已從頭到尾深入到行銷的過程中。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執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campaign,其效果能夠評估,兩者的渠道數據也更容易分析,實際上這使我們不再局限於這是數字campaign還是傳統campaign,我們會意識到這些努力都是行銷的一部分。
行銷數據孤島不應存在
歸根結底,我們中使用Martech和行銷的都是同一個團隊——所以為什麽對這一關系有不同的看法?
參與Martech購買的團隊需要確保該技術支持他們的用例。IT部門需要確保技術滿足特定的公司安全要求,行銷部門需要確保這些工具能以真正需要的方式運作。所有這些團隊的相關人員都需要參與到購買過程中。
從beta測試到用例的Outline支持,再到推動采用率的內部試點,行銷已經從頭到尾深入到技術相關的過程中。
Martech即行銷,但不是普遍成熟
當行銷機構的業務走向數字化時,基於行業、團隊結構、體量等的差異,它們會經歷不同程度的Martech成熟期。在成熟度標尺的一端,是依靠少量工具和顧問進行行銷的機構,在另一端則是充分投資Martech的機構,它們將數字化放在第一位。
靈活的新創公司通常很快接受Martech,因為它們多都采用數字優先的方法。一些較大的機構可能內部接受度較慢,並且依賴外部顧問去實施Martech的部分。然而這些品牌與客戶溝通仍主要靠Martech。
Martech是工具,也是技能
Scott Brinker是任Martech大會主席和HubSpot平臺的副總裁,他的一篇描述Martech成熟度的博文中指出,盡管策略很重要,但行銷者在執行中需要Martech。「只有策略是不夠的。你必須還能夠執行它,」他說,「Martech已成為因行銷實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Martech即行銷」的真正含義。所以,Martech不僅僅是工具,還是運行行銷的有效技能。」
不論你是企業中隸屬於大行銷團隊的專家,還是獨自運行一個部門的能手,Martech都意味著行銷,離開它我們無法工作,而它也會一直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