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可以了解的區塊鏈問與答懶人包
區塊鏈一直都是很新的題材,FlipWeb數位資產顧問發現很多人還是不太懂區塊鏈的應用,這麼新的題材到底和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以下是FlipWeb數位資產顧問幫大家整理出還的一些區塊鏈的問答。
問:區塊鏈是比特幣嗎?或者比特幣就是區塊鏈嗎?
答: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在早期並沒有太多人註意到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但是當比特幣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在多年里非常穩定的運行,並且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所以很多人註意到,該底層技術技術也許有很大的機制,而且不僅僅可以在比特幣中使用,也許可以在許多領域都能夠應用這種技術。於是把比特幣技術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式賬本技術。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比特幣可以看成是區塊鏈第一個應用,而區塊鏈更類似於TCP/IP這樣的底層技術,以後會擴展到越來越多的行業中。
問:區塊鏈技術主要可以用在哪些行業?
答:區塊鏈主要的優勢是無需仲介參與、過程高效透明且成本很低、數據高度安全。所以如果在這三個方面有任意一個需求的行業都有機會使用區塊鏈技術。
問:金融領域為什麽要使用區塊鏈技術?有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答: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主要的優勢去仲介化和極大的降低成本。 首先金融行業目前由於防止單點故障和系統性風險,需要進行層層審計來控制金融風險,但由此也造成高昂的內部成本。並且由於不斷增加的監管法規出現,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對於金融管控門檻不斷升高,而反恐戰爭導致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的範圍也讓監管的廣度和深度逐漸擴大,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的監管成本急劇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防篡改和高透明的方式讓真個金融系統極大的降低成本。根據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話,大概每年能省下200億美元的成本。這樣的數據足以說明“區塊鏈”給傳統金融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和突破。 此外由於歷史原因,導致傳統金融機構在結算和清算時都依靠中央結算所來完成,而由此造成的問題就是效率低下。傳統的跨國結算就是因為要通過類似於SWIFT這樣的機構,所以跨國電匯往往是按天來計算的。但是比特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時,在完全沒有中心化運營機構的情況下,完美的運行了七年,不僅能夠實現實時結算和清算,而且沒有出現過任何一筆賬目錯誤。所以,如果所有的金融系統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和清算,不僅僅將極大的提高全球金融效率,並且由此能夠改變全球金融的格局。
問:什麽是比特幣說的“挖礦”?
答:比特幣中的“挖礦”實際上就是記賬的過程,比特幣的運算采用了一種稱為“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的機制,系統為了找出誰有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每次會出一道數學題,只有最快解出這道題目的計算機才能進行記賬。而搶到記賬權的計算機會獲得25個比特幣的獎勵。通常把這個行為稱為“挖礦”,把獲得的比特幣視為挖礦成功獲得的獎勵。
問:所有的區塊鏈都需要挖礦嗎?
答:並非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會采用類似於比特幣這樣的“工作量證明”方式,這更多出現在早期的區塊鏈項目中。如果采取其他的證明機制,如“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DPoS,Delegate Proof of Stake)”都是不需要采取這樣的挖礦方式。
問:區塊鏈和大數據什麽關係?區塊鏈會取代大數據?
答:區塊鏈和大數據關係並不是很大。大數據主要的是對於海量數據進行管理,而區塊鏈的核心是在沒有中心化仲介計入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所以區塊鏈和大數據並不互相沖突,也不會取代,完全是面對不同場景情況下對於數據的不同解決方案。
問:區塊鏈和雲計算雲存儲有什麽關係?區塊鏈是雲計算或雲存儲嗎?
答:雲計算通常定義為通過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但是提供雲計算平臺的往往是一個中心化機構。而區塊鏈組成的網路一般是沒有特定的機構,所以區塊鏈更接近分布式計算系統的定義,屬於分布式計算的一種。不過,區塊鏈是能夠實現雲存儲的,不同於目前中心化提供雲存儲空間,區塊鏈有一些提供去中心化的雲存儲方案。這樣的項目包括Storj,Sia,Maidsafe。
問:區塊鏈是軟件嗎?是用什麽程序寫的?
答:區塊鏈不是一種特定的軟件,就像“數據庫”這個三個字表現的意思一樣,它是一種特定技術的設計思想。可以用絕大多數語言來實現它,而且實現的方式也有許多種。而且區塊鏈技術目前還在快速發展中,相對而言,目前區塊鏈技術設計思想還是比較簡單的,也許在未來會變得愈加複雜。
問:什麽是公有鏈?什麽是私有鏈?什麽是聯盟鏈?
答:公有鏈是任何節點都是向任何人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這個區塊鏈中參與計算,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下載獲得完整區塊鏈數據(全部賬本)。但是有些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下,並不希望這個系統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任何人都可以查看所有數據,只有被許可的節點才可以參與並且查看所有數據。那麽這種區塊鏈結構我們稱為私有鏈。 聯盟鏈是指參與每個節點的權限都完全對等,大家在不需要完全互信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數據的可信交換,R3組成的銀行區塊鏈聯盟要構建的就是典型的聯盟鏈。 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不排除以後公有鏈和私有鏈的界限會變得比較模糊。因為每個節點的可以有較為複雜的讀寫權限,也許有部分權限的節點會向所有人開發,而部分記賬或者核心權限的節點只能向許可的節點開放,那就會不再是純粹的公有鏈或者私有鏈。
問:目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主要問題?
答:目前區塊鏈技術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不僅尚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而且各種技術方案還在快速發展中。但是過去被認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系統會非常耗費資源(類似於比特幣),或者區塊鏈技術的系統處理數據有限制之類的問題已經在技術上獲得了突破。但是,對於區塊鏈技術的可擴展性,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實踐考驗,而現在主要還停留在原型設計階段。 如果不能定量分析,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為我們帶來的實際好處,包括能夠節省的資金和創造的價值,那麽金融行業短期內還會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畢竟,目前全球金融的基礎設施投入已經超過數萬億,要建立一套全新的金融架構和底層操作體系是需要有實際數據相支撐的。在現有技術還沒有被部署並且獲得使用案例的情況下,能節省下的總金額還是很難確定的。這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巨大的疑問存在,就是到底需要多少資金才能建立一個足夠強大的區塊鏈來平臺處理,資本市場生態系統每天需要面對的萬億數量級的美元。 此外區塊鏈行業極其缺乏人才,缺少大量既了解區塊鏈技術,又了解金融的多方面人才,市場正在拼命尋找可以連接兩個世界的人才,需要能夠在現實世界中,將區塊鏈技術能夠在資本市場中實現,並且實現更好的功能。而需要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新系統,必然是需要這樣的跨界人才。
問:什麽是智能合約?
答:智能合約是一種用計算機語言取代法律語言去記錄條款的合約。智能合約可以由一個計算系統自動執行。如果區塊鏈是一個數據庫,智能合約就是能夠使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現實當中的應用層。傳統意義上的合同一般與執行合同內容的計算機代碼沒有直接聯系。紙質合同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存檔的,而軟件會執行用計算機代碼形式編寫的合同條款。智能合約的潛在好處包括降低簽訂合約、執行和監管方面的成本;因此,對很多低價值交易相關的合約來說,這是極大降低人力成本。
問:智能合約怎麽用?
答:央行如果能夠通過區塊鏈來發行法幣,那麽也可以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將代碼嵌入到法幣發行的行為中,則這部分法幣可以被稱為“可編程貨幣”。比如,如果央行指定某一部分資金是發放到農業相關的帳戶,那麽則可以對這部分資金寫入相應程序,指定該部分資金只能進入到農業相關的帳戶中,那麽這部分資金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可能會被挪用到其他的帳戶中。如果大部分貨幣都成為“可編程貨幣”,那麽我們則可以想象到,他們組成的金融環境就變成了“可編程金融”。
問:區塊鏈和普通人有什麽關係?
答:基本上沒什麽關係,但你一定要了解全新科技的發展,區塊鏈是下一個世紀的革命性產品,當然除非你是準備從事這方面的創業。就和TCP/IP協議和普通人之間的關係,普通人完全不需要知道什麽是網路底層的TCP/IP協議,只要享受網路提供的服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