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企業一定要知道的三大要點
在新創企業中,有一種基本的、無形的能量。公司創辦人感覺得到它的存在,早期的員工和客戶也能感受到。它能夠激勵人們貢獻才能、金錢和熱情,培養一種擁有共同目標的情感。
來自哈佛商業評論《創業的靈魂》(The Soul of a Start-up),作者Ranjay Gulati提到,只要這種精神繼續存在,人們參與度就會很高,新創企業也會保持敏捷和創新,從而推動增長。但當它消失時,風險增大,每個人都會感覺到一些特別的東西消失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投資者的幹預,或者創業者自己的疏忽,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創業精神受到了侵蝕。許多大公司最後免不了落入一個不幸的結局,那就是隨著企業的成熟,很難保持其原有的精神。在過去的十年里作者研究了十幾家快速增長的企業,進行了多次采訪,試圖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以及如何克服它。
這個靈魂其實就是新創企業整個組織最“真實”的自我,是讓所有利益相關者緊緊交織在一起的核心要素,推動著企業成功。通過研究,作者提煉出新創企業領導者真正需要保留下來的三個要素,它們讓員工與公司建立了情感紐帶,塑造了創業的意義。
第一點是堅定的商業願景。
通常,它源自創業者,創業者會將其傳達給員工。幾乎所有創業公司更崇高的願望都是在某種程度上“創造歷史”,成為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企業。正是這一點讓員工們願意放棄穩定的工作跟隨創業者參與創業,由此激發出的員工的創造力和自主性,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第二點是與客戶建立緊密聯系。
創辦人和員工需要非常了解他們的產品和服務的目標人群的觀點和需求,並為了穩固彼此的聯系不斷釋放自己的能量和創造力。對客戶的關註能夠形成競爭優勢,幫助公司吸引更多資產,同時也是員工鬥誌的來源。
第三點是注重員工體驗。
研究發現員工在新創企業中有更大的空間發揮不同尋常的創造力和自主性,這種創造力和自主性也培養了員工更強的參與感和更好的業績。
在明確了公司商業願景並強調了與客戶的聯系之後,創業者能給到員工所謂的“框架內的自由”,員工也有權利發出自己的決策聲音,整體的企業凝聚力得以提升。
提到,官僚作風的增加會導致一個組織的創業天賦消失。
年輕的公司往往會進入瘋狂擴張的模式,創業者的注意力開始轉移,背離原來的商業願景,不再傾聽客戶和員工的意見,引進不適應創業精神的外來管理者,最終的結果往往就是失敗。
通常,人們需要經歷一場危機才能注意到一家公司的靈魂正在消失或消失,比如Facebook、Uber和谷歌。
如何解決這個看起來勢必會在創業公司發展壯大時出現的問題?
可以試著尋找一個中間地帶,讓高增長、充滿活力的公司在保留上述三個關鍵要素的同時,增加結構和紀律。以Netflix為例,從租賃DVD到現在成功轉型,Netflix在成長過程中既固執又靈活。在一些地區,它實行激進的不可知論,必要時放棄或改變計劃。
但在商業願景、客戶關系和員工體驗方面,它采取了毫不妥協的立場,多年來一直堅持,先發制人地保護自己的靈魂。
再比如星巴克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曾感覺到星巴克品牌內在的某種東西缺失了,於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修複這三個關鍵要素,讓公司再次煥發生機。
因此,保護創業精神是創始團隊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從長遠來看,一個堅強的靈魂會吸引並激發各種利益相關者。即使公司制定了流程、紀律,不斷專業化,他們也應該努力保持商業願景、客戶關系和員工體驗的精神三位一體。
這不僅是成長的秘訣,也是偉大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