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選文章 新創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第二曲...

新創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線

1349
0

新創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線

一、“美好的事物”是自然“長”出來的。

把眼前的事做到極致,美好的事物就會呈現出來;那個美好的事物不是設計和規劃出來的,而是慢慢做出來、長出來的。這就是一種生物態的思維模式。

我自己常說:萬事萬物(包括實與虛,從宏觀到微觀)都是一種生命,一種“類宇宙體”,成長的規律驚人的類似,所以會互融共通,互為啟發。又所以說,生命是一種過程的成長;我們在成長中、在過程中獲得精神生命的滿足。

二、從“經驗”上升到“思維模型”。

什麽是思維模型?

以前的認知叫“眼見為實”,我們眼睛所獲取的訊息占全的訊息的80%,然後把這種訊息提煉成具象的“經驗”來指導未來。但個人的經驗邊界太窄了,也無法跨領域。這是農業社會的模式。後來發展成理性,用“思想”看世界。就是把經驗再抽象化(升級),拓寬了邊界;在思想里邊再提煉一個模型(工具)出來,這個東西就叫思維模型。這是現代社會的模式。

什麽叫多元思維模型?

就是通過結合多個學科的知識、不同的維度,來觀察事務,分析問題,這樣就可以得出比較準確地結論。“最好的多元思維模型,來自於基礎學科的基礎理論”(芒格)。

就像我們下圍棋,一個專業的圍棋選手,他一定會去練定式;你定式練得越多,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反應就越快;就象學畫,你對工具、筆觸的理解越多越深,你畫得就會越好。所以要多學多思,學到老活到老。

三、第一曲線、第二曲線與分形創新。

創新是漸進性的,我們把它描述為第一曲線;在說第二曲線之前,我們先說“分形”。“分形”指事物在不同的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比如樹葉、雪花、海岸線,都是大自然分形的體現。

同樣的,如果我們放大第一曲線,就會發現在不同的尺寸,比如公司、產品和部件,都可以發現存在很多小的S曲線。其中的一條S曲線,通過革新、叠代,就可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曲線,這就是第二曲線。這種在第一曲線成長出來的創新,就叫“分形創新”。

整個第二曲線四個模塊實際就是在說一個企業,如何建立自己的破壞性創新引擎。

第一,創新,就是從第一條曲線到第二條曲線,分形創新和基本要素重新組合。
第二,戰略,就是找到十倍速變化的單一要素,以它為戰略支點,作為增長飛輪來組合其它要素。
第三,競爭,就是去真實的市場里去競爭。包括錯位原則,與其更好,不如不同。低端顛覆式創新就是從低端大眾市場切入作為單一要素。
第四,組織,探索新業務的時候,一定要用獨立的小團隊,來完成業務的小閉環,資源逐步投入的方式來促進發展。

整個四部分聯合起來,就是一個破壞性創新引擎的全部。無論你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需要創新驅動的增長戰略、無論你是部門負責人,還是骨幹員工,你也需要這樣的創新驅動的增長戰略。甚至你個人人生事業的發展,也需要創新驅動的增長戰略。

留下一個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