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選文章 內容營運教你持續生產內容9...

內容營運教你持續生產內容9招

1488
0

內容營運教你持續生產內容9招

根據內容來源簡單分為3類:用戶生產內容(UGC),專業產生內容(PGC),和職業產生內容(OGC)。

第一招:寫原創(PGC、OGC)

直接寫原創當然是最好的,公司品牌,個人品牌都可以植入進去,並且由於內容由自己掌握,用戶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都可以在一次次原創輸出中反饋出來。可以說原創是拉近營運者和粉絲距離最好的方式。這類文章也是最受粉絲喜愛的,是人格化營運的關鍵。

當然要寫原創文章,對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比如對事物的洞察力,對行業的了解,以及還說得過去的文筆。如果寫出的原創不能說服讀者,或者觀點不被認可,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學習原創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即便是困難,也不要想著逃避,因為它是你進階高端營運繞不過去的門檻。

 

第二招:做話題(UGC)

話題營運是一個很不錯的營運手段,一方面增加了粉絲對你的認同感,一方面也降低了你的營運成本——你只需要給用戶一個能聊得來的話題,他們就會自發的產生內容。不管你是做哪個行業的Facebook粉專,在這個行業中總有一些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當然,話題本身也可以更加輕松,互動內容也可以更加多樣,比如 : 嗨,來聊聊天吧,周末打算去幹嘛?

第三招:建社群(UGC、PGC)

目前典型的社群有兩種,一種是金字塔型,一種是群星型。金字塔型:金字塔型的社群,裡面有大咖和高手,也有普通成員和小白。有人專門負責發起話題,組織討論。這些社群以大咖為高手核心,以內容輸出來吸引成員和小白,通過普通成員和小白的追捧和擴散,增加大咖和高手的影響力,也為他們提供持續輸出的動力。我們的社群便是如此,以唐三藏為中心,二師兄和二師兄的朋友們為內容輸出的主力,為成員解答問題。成員因此認可我們,並把我們的內容,Facebook粉絲專頁推薦給更多人。群星型的社群沒有組織,里面雖然也會有大咖和高手,但只是偶爾冒泡。群里有一些活躍分子引出各種話題來討論。普通成員和小白因為大咖在的原因,大多都會選擇留下,也會遵守秩序,不發廣告。這種社群因為營運成本低,所以數量比較多,但通常因為結構不夠穩定,無法持續生產內容,慢慢也會冷下來,被人們遺忘。不管是哪種社群,大家都是因為某些共同的話題聚集起來的,因此也比較聊得來,這就意味著社群會有內容產出。營運者可以嘗試自己去搭建社群,有意的引導用戶產生內容,並梳理出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對外輸出。

第四招:內容庫(OGC、PGC)

只要一個行業足夠龐大,就會發現,其實你想寫的任何內容,在網上都可以找到相關的文章或資料。因此,營運者應該梳理出內容渠道,來為自己提供寫作的素材。比如二師兄在寫原創的時候,經常也會糾結寫點什麽好。這時我就會去那些知名的網站資訊網站,如TechOrange,Inside等,我們可以去這些地方取材,為自己的創作提供靈感,但是切記不要抄襲,原因是:你會去,粉絲也會去,如果粉絲發現文章是抄襲來的,對你的認同感會驟降,轉而去認同競品。還有一些人會去“洗文”,把別人的文章換種描述方式,“洗”成自己的文章,避開了原創標識,別人也不容易看出來,但是希望大家心里明白,這樣做是很不對的。正確的方式是征求原作者同意,並在轉載後註明出處。即便是基於文章的二次創作,也應該先征求原作者的同意。

第五招:緊跟熱點(PGC)

熱點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可預測熱點,一種是突發熱點。可預測熱點:比方說情人節,國慶節等節假日,都是非常容易預測的熱點;比如世界杯決賽日期也是提前很早就公布了出來,如果再細心一點,你還會註意到《神鬼奇航》這部電影。如果你是網路人,也會早早地知道與同步直播這件事。對於可預測的熱點,我們應該有一張熱點日歷來將它們一一列出來,甚至提前把活動或者素材準備好。這個日歷包括但不限於:節假日、娛樂新聞、電影排期,世界賽事、國際形勢、科技產品記者會等等。

第七招:做活動(PGC,UGC)

如果你的策劃能力比較強,也可以考慮通過做活動的形式來增加與粉絲的互動,同時減輕一些推送壓力。

但是不得不說,如果你僅僅是想靠活動來減輕營運的壓力,那最好還是不要這麽做。因為願意參加活動的用戶,往往都是平台最忠實的用戶,如果你的活動辦得不好,得罪了最愛你的這群人,那罪過真是大了。

第八招:精彩集錦(PGC)

你還可以選擇“炒冷飯”,拿起一兩年前的文章,加工梳理一下做成推送寶典,像大禮包一樣推送給用戶,方便他們體系化的閱讀。有些Facebook粉絲專頁現在還支持模板消息,可以更方便地把一些文章收錄進去。其他Facebook粉絲專頁的文章也可以進行收錄,但前提是經過對方的同意。

例如《做新媒體營運你必須關注的20個粉絲專頁》,《學習自媒體,看這10個粉專怎麽玩》,還有一種玩法是與同行業Facebook粉專形成互推聯盟,你來推薦我,我來推薦你,大家一起成長。

第九招:放棄治療(GO DIE)

放棄治療並不是真的放棄治療,而是放棄內容生產本身。對於一個每天都更新,並且有忠實粉絲每天閱讀的Facebook粉絲專頁,“開天窗”(今天沒文章)其實是個比較嚴重的錯誤。而如果實在沒有東西推,你可以嘗試只發一段文字,或者一張圖,一段語音。

這種互動形式不僅可以在關鍵時刻幫你,也可以強化Facebook粉絲專頁的人格化營運,塑造一個更加鮮活的營運者形象。但切記不要濫用,不然用戶會疲倦。

 

 

留下一個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